90后售樓小姐三個月賣出兩億月薪三萬元
三個月賣房兩億元的溫州90后售樓小姐成“網紅”
記者調查發現,這只是個例,她也有同事一套房都沒賣掉
最近,全國多地樓市火爆,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。樓市回暖,“漲”聲四起。昨天,溫州市城區某樓盤的“90”后售樓小姐周淑芳就借此“東風”成功刷屏,她在短短3個月時間里,成功賣出60多套房子,銷售額超過兩億元。
小周說,最近幾個月,她的月收入輕松超過3萬元,這讓不少網友羨慕不已。
溫州樓市一向被視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。那么,一個入行兩年的普通售樓小姐,三個月兩億元的銷售額,難道真的預示著溫州樓市也要爆發了嗎?錢江晚報記者調查后發現,實際情況并未如此。
溫州一位房產業內人士稱,小周的成績只能算是個例,并不足以說明溫州的樓市已經像2010年以前那樣火爆。這位人士稱,在經歷了上一波樓市的瘋狂后,泡沫破滅的刺痛還未完全消化,相比其他地方,溫州的購房者現在更趨于理性。
“目前溫州的樓市,應該用‘謹慎中帶樂觀’來形容比較準確。”這位業內人士說。
去年初溫州樓市逐漸回暖
她的工作“突然”就忙了起來
周淑芳是麗水龍泉人,今年25歲。小姑娘梳著馬尾辮,笑起來眼睛彎彎的,很甜。
小周說,她來溫州有六年了。高中畢業后,到溫州一所高校讀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。“那時,溫州樓市火得不得了,剛開的樓盤,只要地段好一些,每平米沒個三四萬元,根本拿不下來。”小周說,當時她就覺得自己選對了專業,想著畢業后只要找一家還不錯的地產公司,收入一定不會低。
但是,三年大學畢業后,她卻發現自己的如意“小算盤”落空了。2010年國家房產調控政策出臺,溫州樓市泡沫破滅,部分樓盤的房價遭“腰斬”,降到了最高峰時的一半還要低。
統計數據顯示,到2013年10月,溫州房價已連續26個月下行,新建住宅、新建商品住宅、二手房價格等指標均創下幾年內的最低值。
周淑芳說,盡管當時她通過校園招聘,進入了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,但每天在企業里接待的客戶并不多,“每天跟普通白領一樣,朝九晚五,一到下班時間,準時打卡回家。”
小周說,工作第一年的收入不高,除去日常開支,每個月能攢下來一兩千塊算不錯了。“這樣的情況,差不多持續到去年初。”
去年三四月間,隨著全國及溫州當地先后頒布了一連串的促市政策,周淑芳的工作也漸漸發生了變化。她說,“溫八條”等政策逐步推行后,到售樓處咨詢買房的市民開始多起來,她的工作也一下子就忙起來。
最近幾個月,小周變得越來越忙。“每天僅客戶的咨詢電話就要接20多個。”
昨天中午,錢江晚報記者打電話給小周約訪,連打了20多分鐘,一直沒人接聽,她后來回電解釋說,“實在太忙了,幾個客戶特地中午跑過來咨詢。”
小周還說,前段日子,還有客戶晚上10點多打電話給她要求到展廳咨詢、簽約的,“他們就怕如果不連夜把房子簽下來,第二天被別人買走了。”
她說,取得好成績是因為努力
也有同事一套房子都沒賣出去
小周說,自己最近3個月賣出去60套房子,有她努力的結果,也有一些運氣成分。
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,小周售賣的房子位于溫州市鹿城區七都島上。“這里有比較明顯的地理優勢,比如,對岸是溫州主城區的濱江路一帶,被稱為‘溫州的陸家嘴’。另外,這個島上的樓盤開盤都五六年了,相對比較成熟。”小周說。
事實上,小周售賣的樓盤在去年9月份就舉行過一次產品說明會,當時請來了不少房產界的“大咖”,在當地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人氣。
小周說,她在工作的兩年時間里,積累了不少客戶。近期樓市回暖,大家紛紛出手購房,這才有了她業績的“井噴”。溫州人買房喜歡“抱團”,一個房客買了,經常會介紹親戚朋友也來買。“我有一個客戶,買了一套房子,后來又帶了幾個朋友過來,各自都買了一套。”
事實上,小周是樓盤售樓部的銷售副總監,她說,自己的成績還有團隊的功勞,“我的團隊有五六個銷售人員,他們會在各地尋找合適的客戶,并最終由我來洽談簽合同。”
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,小周所在的樓盤共有364套房子,目前,已銷售七成左右。實際上,在這個樓盤的售樓部,像小周一樣的銷售副總監一共有三四十個,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她這么好的成績。也有人忙活了幾個月,連一套房子也沒賣出去。
業內人士稱溫州購房者趨理性
樓市還遠未到火爆的程度
昨天,溫州市房地產協會相關人士接受錢江晚報采訪時說,像小周這樣的業績,只能說是個例,并不具有代表性。“溫州這么多售樓人員,能夠有這樣成績的,能找出幾個?”
溫州樓市正在回暖,但遠未到火爆的程度。事實上,要說溫州樓市的火爆,也只局限于核心城區某幾個樓盤的火爆。
這位業內人士稱,溫州人在經歷了2010年樓市的瘋狂以及泡沫破裂的危機后,購房者相較于其他地方更趨理性。從目前來看,溫州房地產市場應該是“謹慎中帶樂觀”。
“當年最瘋狂的溫州樓市,現在陣痛猶存。”溫州市房地產協會一名專家說,現在,像上海、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,除了政策帶來的刺激,房價暴漲更多是投資需求在推波助瀾。大量的場外資金突然進入,必然會造成虛假繁榮,泡沫最終還是會破滅。
“溫州人投資房產,歷來講究地段,位置好的房子自然賣得好。在去年年底一波去庫存沖量后,不少新開樓盤把價格相對較低的房源都賣掉了。新年以后,賣的都是價格較高的,自然推高了均價。”這位專家分析說,這些都是客觀因素,并不能以此推斷,溫州的房價又開始大漲了。
“有個最直接證據,目前溫州的二手房交易,并未出現大幅的增加,這就說明投資者仍在觀望。”專家說,國內一些城市樓市火爆,“當然不排除有一些中介商,借此故意炒作,抬高房價的嫌疑。”
他還特別提醒,要謹慎對待一線城市樓市迅速升溫的現象,“失去理性的市場往往伴隨著高風險,不要選擇在非理性的時候去投資。”